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1929年7月9日)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革命新高潮中,农民战争是一个“主要的支流”,“最主要的革命高潮之象征,还是工人运动的复兴”。因此,在党的工作中,“应当坚决相信,在任何一个重工业中,就是建立数人的支部,也比我们在农村中发展百余同志,割据一个乡村还要宝贵”。由此可知(     
A.当时的中共中央对于革命形式没有合理的判断
B.毛泽东思想在全党中指导地位得以确立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初期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不够重视
D.这一指示信领导了南昌起义
2 . 如表统计了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的党员成分。由表可知,中央苏区(        
赣南闽西
农民80%60%
工人10%13%
知识分子及商人10%10%
A.党员发展速度快B.认真落实“三三制”原则
C.入党标准比较低D.实践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023-05-03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之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随堂练习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认为,全国范围内已有“直接革命形势”,并“有极大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有“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全世界最后的阶级决战到来的可能”。这一决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过于乐观地估计革命力量B.来自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
C.敌人内斗带来了有利契机D.敌我力量对比的显著改变
2023-04-13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之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随堂练习B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7月中旬,无法按照莫斯科这一方针行事的武汉国民党领袖汪精卫等,发出了“和平分共”的命令。中共中央报之以反抗措施,于南昌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国共两党自1924年以来的合作局面,历经种种危机之后,至此画上了句号。“革命动力只是工农”,理论上是以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为依靠的。但实际上,这一方针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中共与国民党关系破裂后只能从事地下工作,在城市及工矿企业中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仅仅几年时间,它就惨败于与国民党政权在城市里的较量,被迫将全部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毛泽东还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站着,老走着,定然不会持久。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往农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的思想理论,并说出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共进行了哪些实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材料二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针对党内一些人关于“红旗到底打的多久”的疑问,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这是对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中领导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而且还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当时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党领导人民开辟“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历史意义。
6 . 1929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九月来信”中指出,目前红军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有以下几项:一、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关于红军的发展和战略问题,实行“分兵游击集中指导是不可移易的原则”。这表明(       
A.中央首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B.我党提出土地革命政策
C.党内结束了革命策略的争论D.中央支持新的革命探索
2022-10-09更新 | 823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A.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D.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8 . 毛泽东在某-时期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论述:“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必定伴着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一论述(     
A.说明了近代中国命途多舛的原因
B.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条件
C.交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阻碍因素
D.论证了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2022-08-31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第一部巡视条例,指出巡视的目的在于“使上级党部之一切策略、工作计划和指导能正确的被下级党部(直至支部)接受和执行……帮助下级党部确定正确的政治、组织、工作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方法……彻底的改造党的组织”。由此可见,中共当时的巡视
A.突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B.促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深刻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D.加强对党部的指导与监督
2022-06-05更新 | 1048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至1933年,在革命根据地各级政权中,“多数的市、乡苏维埃妇女当选为代表的占代表总人数的25%以上,部分地区妇女代表所占比例甚至更高,如上杭县的上才溪乡,75个代表中妇女占43个,下才溪乡91个代表中妇女占59个”。这反映出当时的革命根据地
A.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B.实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C.阶级基础得到了扩大D.重视维护军民关系和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