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
3 . 结合下图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A.贸易逆差的局面有较大改善B.对外贸易额呈迅速发展趋势
C.棉纺织业发展进程曲折艰难D.棉纱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升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千人)
年份 党员 正规军 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人口 中国人口(大陆)
1934 300 350 9000 552000
1936 30 50 600 553000

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 岁出总额(万元) 军费支出占百分比债务支出占百分比 经济建设占百分比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


A.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C.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D.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中国经济学家吴承明统计,“洋货”的市场占有率从1908年的22%下降到1936年的9%,国内纺织业基本替代进口,并开始大量出口。1925年,机器制品已经远远超过手工制品比例。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对外贸易逐渐取得优势
C.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7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7年抗战前,在全国工业资本中国家资本只占11%左右,到1942年国家资本已占到国民政府实际控制区工业资本的69%以上。此现象
A.有利于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B.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
C.反映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D.加剧了国统区的经济大危机
8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实现了均衡发展B.两次负增长均因为大规模外敌入侵
C.两次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扶持D.抗战期间全国各地民族工业均遭日本掠夺
9 . 下表统计了1902~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状况(单位: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数)。据此可获取的最有效信息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投资方式发生巨变
B.民国政府对外债务有所减少
C.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家部分利用外资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剧
10 . 据国民政府的官方统计,某年全国的“反动刊物“比上一年年增加了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54%。“某年”共产党的刊物宣传的主题应该是
A.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B.领导根据地军民的土地革命
C.宣传敌后游击战和持久抗战D.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