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最能说明上海地区(     
1928—1934年上海离婚案主动方性别统计表

离婚主动者

男方

女方

双方协议

合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1928(8-12月)

56

15.14

87

23.51

227

61.35

370

1929年

133

20.62

133

20.62

379

58.76

645

1930年

177

20.75

138

16.18

538

63.07

853

1931年

64

10.02

48

7.51

527

82.47

639

1932年

25

6.03

43

10.36

349

83.61

415

1933年(1-6月)

5

1.85

21

7.78

244

90.37

270

1934年(1-8月)

1

0.40

31

12.55

215

87.05

247

——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A.传统婚俗观念完全转变B.平等法制意识影响婚姻观念
C.女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D.社会动荡冲击家庭婚姻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23~1934年中国海关进口税率变化表
年份1923年1928年1931年1933年1934年


4.316.125.434.3
据表可知(     
A.列强加紧商品输出B.改订新约运动效果明显
C.反帝爱国运动高涨D.中国对外贸易实现顺差
3 . 下面是1850年至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1936年币制:亿元)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人口(亿)人均国民收入(元)
1850------4.1543.80
188799.8714.4929.074.0035.90
1914128.0124.8034.724.5541.22
1936166.4140.6051.515.1150.51
A.传统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
C.国内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开垦D.近代民族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4 . 下图所示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后,不同史料对盐税收入变化情况的统计。据此可推知,此次盐税改革(     
A.加剧了当地百姓的生存负担B.有效保障了政府财政支出
C.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快速发展D.因过程混乱导致统计失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928年到1934年,国民政府与各国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先后四次颁布了进口税则,使平均进口税率由1927年的3.5%,提高到1935年的27.2%。这些举措(     
A.反映了中国完全实现关税自主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D.使关税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
6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国普遍采用的是宽轨铁路(1.435米),而山西铁路轨道却是窄轨(1米)。结果,当外省市火车进入山西时,只有换上窄轨火车才能继续前行;同样,山西火车出晋时,必须换上宽轨火车才行。这表明(       
A.北洋军阀派系间矛盾重重B.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D.国统区的经济陷入崩溃
2024-0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状况(1928—1930年)

据图表可知,这一时期(       
A.新旧军阀混战严重B.兴办实业热潮兴起
C.官僚资本聚敛财富D.国民政府财政拮据
2024-0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多次通过改订税则,逐步提高了进口关税税率。上述措施(     
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高度繁荣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彻底收回了中国的关税主权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英国,越来越多曾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等阶层生活,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在大讨论过程中,“有益的奢侈”理论承认在所有社会等级中追求生活舒适和便利,同购买生活必需品一样有益。曼德维尔(1670-1705)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峰,他将奢侈品宽泛地定义为“一切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东西”,公开反驳所有对奢侈的指控,认为奢侈是一项公共福利,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人们沉溺于奢侈品能够推动商业的扩展和穷人就业。这场大讨论使人们不再从道德角度来看奢侈消费的问题,开始关注中等阶层甚至劳工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实践。大讨论也使人们意识到,奢侈消费为产品革新和时尚与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大量机遇。

——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7-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中消费观念转变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3-11-30更新 | 6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国民党的“训政”来自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1928年10月通过的《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的要点如表所示。其中最能体现孙中山理论初衷的是(     
要点
A国民大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其权力暂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领导国民代行
B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最高权力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
C由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
D国民政府总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重大国务的施行须接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和监督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