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37年11月,贝德士、魏特琳等国际友人出于人道主义,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设立了25处难民收容所。贝德士对侵华日军的暴行作了大量实录与对外报道,并收集保存了各种宝贵的文字资料。贝德士文献最重要的价值是(     
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B.遏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C.为人类树立了人道主义的不朽丰碑D.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提供了有力证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战养战”就是运用中国的物质力量来征服中国。据统计,驻华北、华中侵华日军在1939年的自给率分别达到36%和41%,1940年分别达到45%和75%,由此可见(     

A.敌后根据地遭到严重围堵B.国统区的经济遭受打击
C.日军对沦陷区的野蛮掠夺D.日军开始调整侵华政策
3 .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下列反映这方面的历史真相的证据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日本学校教科书的介绍B.当时新闻报道中的照片
C.当年幸存者的口述材料D.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4 . 下表为日伪时期上海配给物资的变化表。据此推知,日伪实行配给制意在
每月人均1942年(7到12月)1943年1944年1945年8月之前
食米不到0.5斗不到0.4460.304斗0.019斗
面粉4.094.125斤2.54斤0.75斤
杂粮——0.19斤0.33斤0.125斤
肥料——4两4.63斤0.625斤
肥皂——1小块0.407块0.25块

A.与国民政府争夺市场B.掠夺敌后根据地财富
C.阻止民族工业的内迁D.转嫁侵华战争的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京人把玉米面叫棒子面,1937年北平(1928-1949年北京改名为北平)地区的棒子面0.1元1斤,到1944年涨到六七元一斤,到1945年已上涨了1000倍。其主要原因是
A.抗日根据地粮食的匮乏B.北平地区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C.南京国民政府通货膨胀D.一战结束列强重返中国加强掠夺
6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协和中学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律师,下列资料中,可供你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交给国际法庭的有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2016-11-27更新 | 1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7年,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他写道:“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该日本记者目击的是
A.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居民的大屠杀
B.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
C.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的南京惨案
2016-11-27更新 | 316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