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人民”一词逐渐上升为党的重要理论概念;大革命失败后,“人民”一词有被“群众”“民众”等取而代之之势;1935年后,中国共产党重新启用“人民”的概念,而且对“人民”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建构。这一变化(     
A.表明马克思主义已逐渐中国化
B.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密切相关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道路的探索
D.体现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的不断扩大
2023-06-05更新 | 524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6日作出了《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一改以往反对富农的策略,提出对富农采取同情甚至中立的态度,指出排斥富农(甚至一部分小地主)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中共中央对富农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A.中共强调现阶段的革命任务B.农村阶级矛盾有所缓解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悄然变化D.中共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3 .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在此,中共主张
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2022-03-14更新 | 1822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1年7月,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政府电告东北军抱不抵抗主义。东北军的将领马占山李杜等在东北抗日: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指挥十九路军奋起反抗。上述材料表明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国民党阵营出现分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亟待建立D.抗日的时机还不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5年12月21日,何香凝在妇女救国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我们要奋起精神,我们要武装起来,我们不再做奴隶,不再做生男育女的性机器。我们是要与男子一样的负起重大的责任,争取民族生存,同到战场上去,起来!”这侧面反映出
A.妇女成为抗日救亡中流砥柱B.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C.国民政府对日不断妥协退让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爱国官兵、民众组成抗日义勇军,他们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大规模的抗日义勇军斗争失败后,中共东北党组织积极筹备组建统一的抗日军队。1936210日,中共决定将所领导的东北抗日部队一律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并吸收其他抗日武装参加。自1936年初至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陆续编成11个军,兵力达2万余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大肆入侵,将东北作为重要后方战略基地。由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抗击,日本关东军疲于应付,从而严重影响了日本“北进”苏联和“南进”太平洋的侵略计划。根据日伪统计数字,东北抗日联军与日伪军发生大小战斗66611次,消灭了18万日伪军,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

——摘编自王玉秀《东北抗日联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北抗日联军的贡献。
7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现一批进步音乐家,其作品多采用进行曲的形式,有着雄劲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歌词中常常出现“长城”“热血”等文字意符,代表曲目《长城谣》被民众广为传唱。此类作品的出现反映了
A.西方文明在中国的普及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国共两党对峙斗争激烈D.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皙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据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臾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

——节选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1936年12月15日,苏联《真理报》针对中国的西安事变发表社论:“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苏联急于掩盖自己是事变主谋的事实
B.事变的发生助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C.苏联的态度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D.推动事变和平解决是苏联的根本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