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情况来看,抗日救亡歌曲确实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编自梁爽《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是毛主席亲口讲过的话!那八年里(19371945年),汉奸傀儡政府多次发出文件……把《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三百多首抗日歌曲列为禁歌。……很多南京人拒绝唱汉奸歌曲,而在背后偷偷唱抗日歌曲。每当听到《松花江上》,沦陷区的人民就坚定了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的信心!

——摘编自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从1872年至1949年前后历时77年,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12年史量才接手后,以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为办报思想核心,深受百姓欢迎。九一八事变后,《中报》由之前的中立立场转为倾向民主进步,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和内战政策,发表宋庆龄国民党不再是一个革命集团的重要宣言。1932年为反对国民党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立主抗日救亡,连续发袁3篇《剩匪与造匪》的重要评论,激烈批评国民党的相关政策,引发国民党当局的不满,被禁止邮逸,史量才被特务暗杀。

——摘编自代安娜《<申报>教育新闻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研究》


请根据材料和中国近代1912-1949年的相关知识,以《申报》记者身份,任选一则时事要闻,自拟标题撰稿并加以评论。(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充分,评论需有理有据。)
2022-01-21更新 | 58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喂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某一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来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的新进展

陈红民

考查了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内部关于对日绝交的讨论,因蒋介石认为对日绝交弊大于利,以致对日绝交终未实施

刘贵福

探讨了“九一八”事变后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制止日本侵略,促使日本退兵而做出的外交努力

臧运祜

利用日本外交档案及军事档案等史料,以日本的华北政策为中心,对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华政策的酝酿、调整、确立等进行了动态的考查,同时也指出国民政府这期间的应对措施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终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

荣维木

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政局的影响,认为事变后中国政局在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表现出分裂和统一的双重特征,最终国共两党调整政策,统一代替了分裂,成为中国政局的决定力量

杨天石

根据蒋介石日记,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一边对日忍让、妥协,一边广结盟国的外交政策

——摘编自《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2011年)


提取材料中有关学者关于“九一八”事变研究的任何一种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问题,阐述须有史实论证)
2020-03-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渭南市华县咸林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网上自我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切严重的国难都是国家和民族的试金石。我们要知道一国人民的知识程度、组织能力、习尚与人生观,我们最好的法子就是看这民族如何处置一个严重的困难。

至于政府和军队,更用不着说,在国难之下,其强弱优劣都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了。九一八就是我们民族这样的一种试金石。

——《蒋廷黻文选》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