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937年,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南、广西七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到了1943年,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总额增加了164倍。这一变化有利于(     
A.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逐步开展D.遏制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
2024-03-17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日军气势汹汹地猛进,国民党军节节后退。当时华北已经飞雪,装备简陋、习惯山地作战的八路军,却穿着单衣草鞋大踏步向敌后、向平原挺进,他们同地方党组织结合,开辟并巩固新的抗日根据地。这佐证了(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抗战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敌后战场的作战促成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展
2024-02-21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5
4 . 观察下面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由此可知(       

时间

日本陆军总师团数

在中国师团数

在太平洋及东南亚师团数

1937年底

24

21

1939年底

40

34

1941年底

51

35

10

1942年底

70

37

15

1945年

168

53

44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B.中国军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巨大的牺性
C.日本的侵略重点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D.抗日战争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正面战场抗战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故役是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大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头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A.反映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深入人心B.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D.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8 .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平均牵制日本陆军74%以上,最高达到90%。日军海外作战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付出的代价是3500多万军民的伤亡。这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
C.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军队开辟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国外战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免除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所得多寡,实施不同程度的累进税制。”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B.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包围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团结地主和农民阶级共同抗日
10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数据说明
A.中国战场伤亡最惨重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在战争中损失最大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