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0年,陕甘宁边区在绥远等地安排灾民兴修道路和水利工程,支出5万多元,救济了灾民3000多人;在农村则给难民无偿分配荒地并帮助其解决农具、籽种。这些举措(       
A.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B.配合了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表明以工代赈是救济灾民主要手段D.维护了根据地社会的稳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等《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成功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边区第二届参议员219名,除共产党员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86人;常驻议员9人,其中党外人士6人;党外进步人士担任乡长以上各级行政领导的有3592人。边区浓厚的民主与抗日氛围,与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各阶层人民出资出粮出人力,各方进步人士积极献计献策。如陕北著名士绅李鼎铭等11名参议员提交的“精兵简政”议案,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推开后,达到了精简、统一领导、反对官僚主义、提高效能、节约五大目的。同时,抗战期间有4万多名有志青年经过敌占区到延安,爱国青年们讲:“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毛还有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摘编自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194177日,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并实行了《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草案》,其中有“婚姻自主”“废除婚姻恶习”“结婚前夫妻双方之各自财产及结婚后夫妻一方以各自劳动所获得之报酬,均为各自特有财产”“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等规定。尽管条例内容比较简单,但具备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一草案的颁布(       
A.消除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束缚B.旨在对社会进行移风易俗
C.适应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建设需要D.保护了中国女性合法权益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军民生产自救。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开荒种菜,朱德捡粪积肥,周恩来纺纱织布。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自给程度显著提高。这一举措推动了(     
A.国家财政的好转B.党群联系的加强
C.国共关系的改善D.战略反攻的开始
2024-03-29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9年9月在陕甘边区,中央党校成立了回民班;1941年6月在陕北公学成立了民族部;边区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学校,功课里增加了阿拉伯语。另外,还创办了两所蒙古族学校;1941年创办了民族学院,招收了蒙、回、藏、苗、汉等各族青年300多人。这一做法(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B.注重保障各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C.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推动人民群众参加反蒋的斗争
2024-01-31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1年,毛泽东鼓励党内同志加强对中国史的学习,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出版,其主旨在于“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这一做法(     
A.适应当时民族解放的需要B.扩大了边区政府阶级基础
C.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D.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8 . 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主要侧重于宣传抗战救亡思想,揭露围民党的不抵抗阴谋;在全国抗战时期,中共重建党报系统,扩大期刊发行,使更多民众接触到党的政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共完善党的新闻宣传系统,使人们认识到日本必败的前途。据此可知,抗战时期中共新闻政策的调整(     
A.旨在激发敌后抗日热情B.巩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C.适应了战争形势的变化D.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2023-11-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7年底,全国共有工厂3925家(不包括东北)。其中仅上海一地就有1235家,占总数的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共2063家,约占总数的53%。为避免沿海工业遭受灭顶之灾,南京国民政府开始逐步动员沿海沿江工业内迁,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举动(     
A.推动了中国经济均衡发展B.促进了经济重心西移
C.为抗战胜利奠定经济基础D.推动了统制经济形成
10 . 下表所示为1941年上半年华北地区边区政府颁布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A.彰显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B.解决了边区的物资匮乏问题
C.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D.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2023-10-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