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曾致信彭德怀强调:“今日我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这一指示(     
A.认可了国民党是正面防御战B.否定了日军侵华力量强大
C.基于对战局的客观准确认识D.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2024-01-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边区政府副主席、著名党外人士李鼎铭曾说过“共产党认真实行三三制,我是无党无派的人,但被选为副议长了……我们将来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但是今天我们先要大家团结像一家人来进行抗战建国事业。”以上材料说明,“三三制”原则的施行(     
A.扩大了边区政权建设的群众基础B.体现了党外人士对中共的约束与监督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开创了敌后根据地民主政治制度先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该表所示国民政府旨在(     
A.调整工业结构B.赢得抗战胜利C.巩固官僚资本D.积蓄剿共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白修德在文章中写道:“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各种机构,都是由人民选举的。过去最没有地位、最受人瞧不起的人,也有权参与政治。”英国学者在亲自考察了晋察冀边区第一届民众代表大会后,也坚信:“该大会是颇足以代表社会的各阶层的”。边区政府的做法(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B.凝聚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C.推动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D.排除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抗战后,北大、清华、南开迁回原址。西南联大(       
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
③保障了抗战军需供给                                 ④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2023-11-01更新 | 5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退步行径。同年1月23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对摩擦事件决不能“逆来顺受”,否则“将来摩擦逆流必更大,顽固气焰必更高”。中共此举旨在(       
A.妥善地解决“皖南事变”B.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高共产党的政治威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这一状况(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C.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
D.引发了中国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2023-06-10更新 | 6434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178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