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44年7月22日,美军上校包瑞德率军事观察团进驻延安,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观察团成员、美驻华使馆秘书谢伟思提出:美国是否有可能在延安建立一个领事馆。中共中央意在(       
A.增进与美国的了解互信B.推动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C.增强根据地的军事压力D.联合美国反对一党独裁统治
2024-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下列如图可推知(     

A.该运动是在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经验
B.这是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C.该运动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该运动之后红军的战斗力空前提高
2024-03-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清楚地揭示了战胜日寇的客观依据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敌我双方涉及战争的关键性因素的变化。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战争胜利的战术分别是运动战和游击战,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篇文章发表于(     
A.重庆B.西安C.延安D.西柏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这一状况(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C.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
D.引发了中国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     
A.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尊心
2023-01-20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74%以上的兵力,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B.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国家全部侵略势力
C.推动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022-09-30更新 | 64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9 . 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据美国的要求,签字方式“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这说明(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B.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
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D.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2022-07-04更新 | 9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节选

2016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把中方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纳入其中,要求各方本着这一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同时重申联合国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

——央广网:中国之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地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简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而开创的革命道路,概述“第二次结合”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并概括两次结合所体现的思想精髓。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归纳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的核心内容,并分析联合国通过这一决议的历史背景。②指出中国政府在“三共”理念指引下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并分析联合国大会吸纳中国的“三共”理念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2022-05-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