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4月,德国(科隆新闻)报道:“徐州方面中国抵抗之顽强,殊出人意料,这使最慎重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美国《华盛顿邮报》也评论说:“这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据此可推知该战役
A.体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精神B.属于战略相持阶段的重大胜利
C.激发了中国军民抵御外侮的斗志D.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2 . 国民党在全面抗战中前期,建立了冀察游击区、鲁苏游击区、山西游击区、豫鄂皖游击区、浙西游击区及海南游击区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游击根据地,开辟了同正面战场并存的游击战场。国民政府的举措
A.说明国民党采纳共产党的抗战路线B.表明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抗战主战场
C.有助于民心的稳定和长期抗战D.反映了国民政府放弃反共立场
2021-04-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82年前,为保卫武汉,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武汉地区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此次会战
A.日军在会战中被迫三易主帅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4 . 1941年2月,国民政府将米面粉棉花棉布、煤炭、食盐、菜油等商品划定为日用重要物品,对“囤积居奇”作了明确的界定,并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些举措
A.导致了大后方物价迅速上涨B.意在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推动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D.适应了抗战艰苦阶段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内迁D.战时需求的刺激
6 . “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19-12-12更新 | 4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行知高级中学202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2019-01-30更新 | 2628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