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可以通过时间轴去认识,以下事件与时间轴所示时间相匹配的是(     

A.全面内战爆发B.重庆谈判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 . 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2023-02-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这首沁园春词描述的是(  )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4 . 毛泽东曾说:“抗日战争不能急,解放战争不能拖。”导致两者战略差异的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变化B.统一战线的发展
C.主要矛盾的变化D.人民群众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6 . 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党适时调整民主革命斗争策略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D.民主革命重心的转移
2022-07-12更新 | 13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7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022-07-03更新 | 126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8年11月,毛泽东致电东北解放军主要负责人:“我们曾考虑过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在包围态势下进行修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修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这反映当时党中央正积极谋划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2-06-07更新 | 635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引发毛泽东这段话的历史事件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三大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围绕国民党最看重的“城”大做文章,围而不攻,攻而不克,吸引敌援军,然后重点歼灭。1949年之后,解放军减少了围城打援的使用频率,而是换成了快速追击、穷追猛打、行进间歼敌、大迂回大包围等战法。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B.国统区政治和经济危机加剧
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D.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根本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