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于临沂附近向南发动攻势,国民党军队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D.渡江战役开始
3 .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019-01-30更新 | 2781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
A.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
B.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2018-10-30更新 | 8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区级联考】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表明
A.中共正在进行战略反攻B.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D.中共希望借此一举解放南京
6 .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2018-02-08更新 | 573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泽东在多次谈话中做出判断,“党的统一战线的成分正在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减少的是地主……增加的是中间派”,“在新的形势面前,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必须考虑自己的立场,计算将来出路。”毛泽东所说的“新的形势”是指
A.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农村
B.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9 .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C.美国已决定放弃国民党政权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