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主持下的《浙南周报·面刊》刊登的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的字样为“求和美记围民党戏台三十八年元旦开演”。该漫画采用金字塔形构图,一上一下的蒋介石判若两人,表面上他高站在戏台架上,深深地鞠躬求和,帷幕里他在台下磨刀霍霍,杀机重重。这幅漫画(     
A.重在抨击国民党右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做法
B.有力控诉美国利用蒋介石推行霸权政策的野心
C.旨在揭露抗战以后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描绘了国民党反动派假民主假和平的虚假面目
2023-02-03更新 | 332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二中全会是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转变点”。林伯渠也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历史上转变点,也可以说是‘城市工作会议’”。“历史的转变点”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B.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C.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覆灭D.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023-06-08更新 | 55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说道:“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说明(     
A.中共正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城市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到全新阶段D.新民主主义政策实施有必要性
2023-05-15更新 | 658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4 . 周恩来曾评论某次军事行动时说:“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据此可知,这次军事行动(     
A.奠定了渡江战役胜利基础B.使人民军队完全转入反攻
C.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D.改变了国共力量间的对比
2023-05-12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伟大文献中,毛泽东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抗日战争发展的整体过程,将抗战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防御、相持和反攻,并导以战争胜利的战术,指出运动战和游击战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主要的战略战术,组织民众起来进行抗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通过整体性分析从全局上驾取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解除了艰苦抗战中的人们对战争前途的疑虑,坚信中国不会亡国,但抗战不可能速胜。

——摘编自马中国《毛泽东为什么能》

材料二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据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伟大文献”的名称,从敌后战场抗战的角度,结合所学,概括说明“兵民是胜利之本”。
(2)指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上述思想的原因。
2022-12-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三)(12页)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B.河北平山C.上海D.湖北汉口
2022-12-20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在一次重要的党内会议上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工作重点是在乡村……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A.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基本完成B.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C.《国内和平协定》开始生效D.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2022-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四)(11页)
8 . 观察如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国共两党均认可了民生主义政策
B.重庆谈判暴露了国民政府的阴谋
C.国统区政治和经济危机日趋严重
D.内战的爆发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
2022-07-23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抗战爆发后,为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日,中共调整了土地政策,停止实行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的政策。1937年8月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 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各地在减租减息后出现了开荒生产、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广大农民 踊跃参军参战,根据地的军队和民兵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1937-1945)》

材料二:1947年7月—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土改政策方面,大纲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在进行土改较早、较彻底的山东,解放战争期间共有96万人参军,动员民工超过1000万人,而人均负担公粮则从内战 前的100斤左右下降为1948年的63斤。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开展的背景。
2023-03-2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第2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战后美国拟将第三势力整合为国共之外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集团。马歇尔为国共两党设计了美国式的两党制政制,他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分子应该联合在一个单一的自由主义的爱国党派之内,这样一个党派可以放在两大政党之间,而任何一个大党如果得不到这个自由主义党派的支持,在正常情况下,就不可能采取有决定性的步骤。美国此举(     
A.促使第三方势力地位急剧提升B.直接导致国共关系的彻底破裂
C.完全背离西方政党制度的方向D.意在扶植亲美势力以控制中国
2022-10-3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