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研究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是世界各国均要行走的历程,向外部世界学习则是后进国家的必经之路; 二是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中国在原有的地区注国际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近代以来逐渐沦落为一个失去诸多主权的弱国,中国要努力恢复平等地位,这一过程并非每个国家所必经的。这两件事中,本应以第一件事为根本,为要务,但在近代中国(也不限于中国,若干后进国家也经历了这一过程),这两件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件事则成为第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法做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努力去做第二件事竟成为历史发展主线争取国家的独立平等被置于比兼取社会发展更为优先的地位。

材料二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规划,历经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民国史之中的部分议题一直难以避免引起各种偏见,两岸各自主导一类型之论述。本书则主要依赖史实做深度的描写、分析与比较。其中国民党史部分主要由台湾学者负责,少数曲大陆学者撰写,共产党史部分则由大陆学者执笔。这与近年来两岸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蒋介石的经验也相符合:台湾学者更能呈现蒋介石的成功之处,大陆学者则更能客观分析蒋介石的派系属性 发掘出蒋介石的个性与统治缺失之处,因而相互补足各自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位于台湾的学术机构每年接待许多大陆学者参观访问、调阅民国档案、参与台湾学界的学术活动,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每一学期都有许多大陆来台的交换学生选修我的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中提炼近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从做好”的原因。
(2)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专著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何补益之处? 这种撰史方式有着怎样的意义?
2024-04-23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足迹史实
A广州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瑞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C延安《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D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A.AB.BC.CD.D
3 . 下图是汪子美于1947年3月创作的漫画——《老虎脚下拍苍蝇》,漫画中衣着有“豪门”字样的美国老虎手持烟斗,脚下苍蝇正在被捕捉。该漫画的主要创作背景是(     
A.战略反攻阶段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B.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方式转变
C.美国制度化的世界霸权体系最终形成D.国民党成为美国在华代理人
2024-0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D.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024-01-11更新 | 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这一决议(     
A.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B.使农村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C.推动了抗日战争胜利D.有效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6 .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部分票面。由此可知,第一套人民币(  )

(注:图1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图2为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A.其发行之初即通行于全国B.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C.结束了长期物价暴涨局面D.展示了建国初期建设成就
2023-12-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摘自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阶段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该阶段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灵活策略,实现了战略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求:明确指出该阶段党的战略目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结论合理)
2023-11-26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以下四幅地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观察以上四幅地图,提取地图信息,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结合四幅地图和所学,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9 . 如图取材于1946年8月一幅名为《献地》的漫画,漫画中文字为“开明地主自动献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该漫画从侧面反映出(     
A.加租加息政策受到了地主欢迎B.农业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
C.解放区营造土地改革社会氛围D.工农专政政权已初步建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c.《中国土地法大纲》。

——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时期“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特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10-1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