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齐锡生在谈1945年年底到1947年年初马歇尔到华调停国共之争时说,马歇尔“认为国共只是在争一些小事情。一旦美国人对中国领袖们晓以大义,后者必定会接受美国的真知灼见。岂知蒋介石和毛泽东都不按照他的开导行事,这使他大为失望,铩羽而归”。由此可见,齐锡生(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的内政B.指出了美国对华外交狂妄自大
C.赞赏中国领导人独立自主D.揭露了美国“扶蒋反共”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毛泽东表示,他没有“主义”,他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因此,毛泽东跟王稼祥说,一定要在文章中以他的名字来提,那还是用“毛泽东思想”吧。这一命名由来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革命集体智慧的结晶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C.理论深度探索创新的结果D.伟大领袖的实践经验总结
3 . 1945年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六大在重庆召开,蒋介石在开幕词中说:“本党尊奉总理遗……为国民尽忠,为国家负责,原所以防止野心家假借民族名义……陷国事于紊乱无主的状态。”又说:“在实施宪政后,本党的责任不但不因之减轻,而无宁更为加重。”这表明国民党(     
A.准备还政于民实行民主政治B.准备联合中共实现和平建国
C.无意放弃对国家政权的垄断D.着手布置内战解决中共问题
2022-09-06更新 | 96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这一“条件”的实质是
A.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B.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D.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022-05-19更新 | 5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漫画家丁聪分别在1945年创作钢笔画《良民塑像》和1946年创作的钢笔画《民“主”曰:“逆我者亡”》。对两图解读最合理的是
A.揭露国民党阴谋内战的企图B.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C.表明民主革命继续的必要性D.号召人们为民族独立而战
6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2次组卷 | 80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6年初,国民政府在重庆组织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参会的党派与代表人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民主同盟民社党
8人7人5人2人2人
救国会职教社村治派第三党其他无党派
2人1人1人1人9人

A.国民党积极构建民主政权B.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联合政府的构想得到践行D.国共内战存在避免的可能
8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996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38年,经济学家王亚南与郭大力合作翻译的《资本论》正式出版。1946年,王亚南又出版了自己的经济学专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该书的逻辑与章法结构呈现出浓厚的《资本论》痕迹,被喻为“中国式的《资本论》"。由此推知,该著作深刻
A.深刻剖析了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B.为新民主主义理论诞生奠定基础
C.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D.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6年4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关工业政策的决定(草案)》,详细阐述了党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中共中央此举意在
A.分化国民党阵营B.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C.促进经济的恢复D.扩大自身的阶级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