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1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2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日战争给中国现代化道路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中国民主力量在成长、新的社会集团兴起,除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建国之外,各民主党派也积极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甚至被战争动员起来的社会各利益集团在战后也纷纷舆论议政、组织政党、干预国事。这(     
A.表明抗战胜利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B.表明中共的和平建国纲领即将得到实施
C.表明抗战胜利促使国民党放弃了一党专政
D.反映了当时中国参政扩大化的历史趋势
2023-01-20更新 | 30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谈判、政协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中国的发展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一度激烈的国共内战在关内基本上停止了,政协为中国提供了这样最可珍惜的宝贵机遇,为中国带来了和平的新气象……战后国内和平的基础是脆弱的,和平已远离中国大地。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解释。
(2)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的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图一、减租减息                         图二、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摘编自邓贤《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2023-10-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45年8月,毛泽东向党内提出:“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由此可见,当时
A.国共两党出现全面的政治军事对抗B.国共两党的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
C.国共关系成为国内政治的中心问题D.国共两党和平建国的方案趋于一致
2020-10-16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四幅图片是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一、图二的共同点是什么?各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根据图三、图四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图四之后中国发生什么大事?
2019-08-05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