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5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
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
2017-10-08更新 | 73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王红丽《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宋广伟《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4 . 材料   1945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很快就占领了中国东北。八路军一部也借机进驻沈阳市区,该事件被美国媒体大肆报道。同年9月,驻中国东北苏军总司令派代表飞赴延安与朱德总司令会面,并询问中共能否根据《雅尔塔协定》和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条约撤离东北。朱德答复说:“我们在冀热辽土地上坚持抗战,不能撤出。”会后,苏军同意将原属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范围内的锦州、热河完全交给八路军及中共东北抗日武装接管。关于八路军驻沈阳的部队,苏共中央特地致信中共中央,建议中共“可以到农村去发展,去没有国民党和苏军的地方发展,不要留在沈阳、长春、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不久,八路军大张旗鼓地撤出了沈阳,但地下党组织被秘密留下,苏军对此则执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

——摘编自薛衔天《1945年苏军在中国东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路军撤出沈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路军撤出沈阳的意义。
2022-02-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