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B.意味着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C.顺应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D.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齐锡生在谈1945年年底到1947年年初马歇尔到华调停国共之争时说,马歇尔“认为国共只是在争一些小事情。一旦美国人对中国领袖们晓以大义,后者必定会接受美国的真知灼见。岂知蒋介石和毛泽东都不按照他的开导行事,这使他大为失望,铩羽而归”。由此可见,齐锡生(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的内政B.指出了美国对华外交狂妄自大
C.赞赏中国领导人独立自主D.揭露了美国“扶蒋反共”的本质
3 . 1945年8月,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政府根本没有认真做过谈判的准备,也没有谈判的具体计划。这反映出国民党(     
A.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B.试图建立一党专制统治
C.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D.极力否决《双十协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 年,国民党邀请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时开展两党进一步谈判。由于蒋介石急于调动红军开赴抗日战场,谈判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进展比较顺利。国民党放弃了一些不合理要求,表现出比较多的合作愿望。随后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时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张啸鹏、马伟军、王红丽《抗战初期国际政治环境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材料二   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缺乏远见和诚意,在让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使国共两党失去了这次和解的机遇。

——张小满、宋广伟《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妥协与让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合作谈判进展比较顺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谈判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并谈谈重庆谈判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对于毛泽东1945年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人士一致认同中共主张B.国共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C.民族矛盾推动国共走向和谈D.和平民主符合国人共同期盼
6 . 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020-03-27更新 | 14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龙太江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中说:“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实践中能体现妥协精神的是
A.南北战争的爆发
B.重庆谈判的举行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不可抵抗政策”的制定
9 . 下列城市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顺序是
A.武汉一广州一南京一重庆B.南京一武汉一广州一重庆
C.广州一武汉一南京~重庆D.重庆一武汉一广州一南京
10 . 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一任务提出的理论依据来源于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