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996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
C.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D.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3 . 1945年8月,中共发表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军队、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国民党发布《告全国同胞书》,针对性的提出加紧造成地方自治,从速成立民意机关。这说明,当时
A.国民党正面响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宣言主张完全一致
C.国共合作抗日关系已经破裂D.国内政治局势趋向紧张
2021-04-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宣城、池州三市2020-2021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回忆录中记载,“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重庆,全市为之轰动,大家都在热烈地庆祝胜利,但是我却一个人闷在家里。”张治中郁郁不乐,主要是因为
A.国内问题危机四伏B.国民党主力被基本消灭
C.国民党丧失军心、民心D.中日战争即将再次打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呈现了国民党实施“训政”到实施“宪政”的基本历程。由此可知( )
时间历程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宣称:“开始去做训政的工作”
1932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准备“实施宪政”的决议
1936年5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表示要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抗战期间蒋介石提出:“一面抗战,一面建国”,抗战胜利之日,即为建国完成之时”
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宣称“宪政开始”

A.“训政”更符合中国现实B.“宪政”实施条件尚不成熟
C.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D.政治民主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6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D.国民党全面进攻取得成效
8 .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A.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B.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C.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报刊成为政治斗争主阵地
2020-0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C.《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D.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