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抗日战争胜利
B.《南京条约》的签订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C.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解放战争胜利
2023-04-0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华社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业绩,与之一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一大、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二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开国大典
D.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长征胜利会师、中共七大、开国大典
3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必须注意从国统区的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吸收干部,后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主张。这些做法旨在(     
A.使全党认识到民主革命的艰巨性B.提高执政能力应对工作重心转变
C.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D.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奠定基础
4 . 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分别应该是(     


图一《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图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封建专制、国民党统治的灭亡
B.揭开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新篇章、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党统治的灭亡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封建专制、标志新中国的诞生
D.揭开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新篇章、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标志新中国的诞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提议“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1949年毛泽东提出“进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开始(     
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秋收起义中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D.国民党军队全部覆灭
6 . 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政策的调整(     
A.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B.为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D.导致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7 . 1949年3月至5月,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原香港分局)作出指示,“要认真调查整理各城市的材料,培养城市工作干部,大力发展党员,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并注意培养民主人士”。这一政策(     
A.为战争转入反攻做好了准备B.不利于农村根据地政权建设
C.推动了扫清日寇残余的工作D.有助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8 . 1949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认为,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90%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来,但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他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这一认识(        )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推动了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
C.为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依据D.表明我国有浓厚的农业合作社传统
9 .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提出召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政治协商会议事宜,组建联合政府。该文件(     
A.标志进入战略反攻阶段B.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政策
C.实现了农民经济的解放D.传播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10 . 1949年随着战局的转变,中共中央在发布的通知中指出:“目前在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上,需要我党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该通知表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胜利B.党的干部是夺取政权的前提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D.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