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文字节选自毛泽东于194928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写的回复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电报。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该电报部分内容的展板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电文】

……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子动员和组织青年,善于团结和训练新区的干部,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占领八九个省、占领几十个大城市所需要的工作干部,数量极大,这主要依靠军队本身自己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份电文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2023-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示意图上画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2)在材料所说的过渡时期,有哪些重大事件催生了近代中国黎明的到来?
(3)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上升”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论据不少于两个,表述流畅。)
2022-02-13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④的填空。
4 .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战略决战有哪三大战役?
(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金陵中学课改实验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材料二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救国运动的不同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