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全面抗战前1936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等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材料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联系材料与所学.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021-10-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色旅游,让我们跟着他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人民情怀,只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扎于人民的大地。他的足迹曾先后来到这些红色土地。


从图中任选两个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明确列出两次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执政的统治地位,排斥中共的政治参与,力图遏制中共的发展;中共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抗战胜利之初的国内外环境、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美苏两强对中国政治的态度,有利于和平而不利于战争。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重庆谈判、停战谈判、政治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关系一度有所缓和,国内和平局面也得以暂时维持。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材料二   淮海战役大兵团决战需要大量兵员,解放军兵源来自百姓。解放区民众经过土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从心底明白共产党代表他们的利益。参加人民军队,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就是保卫土地,保卫家园,保卫家人。所以,一经党宣传动员,特别是形势和阶级教育后,农民阶级觉悟普遍提高,他们提出参军参战人人有责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保田卫家,投入决战。

——摘编自汪勇《党的群众路线与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发展的趋势和国共双方的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国共关系破裂的消极影响。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单如下: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17.会师歌27.团结就是力量
05.工农兵联合起来21.到敌人后方去28.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09.西江月·井冈山22.游击队歌30.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3.遵义城头霞光闪25.保卫黄河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面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概述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①明确写出所选歌曲的名称;②指出该歌曲对应的历史现象;③简要概述这一历史现象;④全面准确的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 年5月)》


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 毛泽东在这方面的理论上有什么独特贡献?
7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奋斗、进取拼搏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7年春天开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人,发起一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动.此运动的展开,以“四一二”事变为标志,持续到9月,历时半年左右.

“清党”运动的最大成功,是它成就了一个南京政府.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材料三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

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

材料四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党人的“清党"运动使国民党自身发生了怎样的蜕变?“清党”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革命有了怎样的清醒认识?
(3)根据材料三,促成两党再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两党合作使中国革命发生了怎样的伟大转变?
(4)材料四中“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指什么?新中国建立之初,从政治方面看,党是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的?
2020-02-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近代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大事记


材料二 从1840年至1949年的109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的剧烈变化不仅经历了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不断向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并且“沉沦”到“谷底”,更经历了冲出“谷底”,为了国家独立、民主和现代化而奋起反抗,向上发展,进而走出丰殖民地丰封建社会的魔影,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的历程。

——王伟光


(1)据材料一找出1840至1900年,“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败统治的双重作用”使中国不断沉沦的四个主要事件,并选择其中一件事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这个深渊的“底”在哪里?底就在20世纪头20年……因为是“谷底”,所以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

——张海鹏


(2)结合所学,列举“谷底”时期,中国“沉沦”和转机”的六个主要事件或现象。
(3)据材料一找出1921年以后,使中国冲出“谷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魔影的四个主要事件,并选择其中一件分析其影响。
(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但是,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材料二   著名学者陈晓麓认为:“(毛泽东)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是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陈晓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事业”的含义,并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在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年以来”,人民解放军的那一次行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

(2)“三十年以来”,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分别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领导的一次重大革命斗争?

(4)请概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