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速到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暨驻华美军司令魏德曼将军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共此举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
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
2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皖赣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5年8月,毛泽东向党内提出:“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由此可见,当时
A.国共两党出现全面的政治军事对抗B.国共两党的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
C.国共关系成为国内政治的中心问题D.国共两党和平建国的方案趋于一致
2020-10-16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出“坚决拥护农民一切正当的主张和正义的行动,批准农民获得和正在获得土地”。这一指示旨在
A.解决战时财政困难B.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C.粉碎敌人全面进攻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6 .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影。

材料二 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蒋介石和毛泽东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年度人物和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毛泽东与蒋介石曾在1945年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的会面,请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7 .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D.拟出席“国民大会”
2020-01-17更新 | 3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
A.开国大典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
9 .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2019-11-0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复习卷: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
(2)据材料二,评价渡江战役的重大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