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杨奎松评价某事件时指出:“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两者完全是背道而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1949年的北平和谈
2 . 在重庆谈判中,国民党认为解放区政权已成为和平障碍,因而在政令统一前解放区政权须予取消,但仍期望双方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亦同意在解放区政权问题上继续商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共
A.谈判未有任何成果B.谈判双方相互妥协
C.双方关系彻底缓和D.谈判结果难以预料
3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皖赣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完全形成B.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D.国民党发动了全面进攻
2020-09-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7 . 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出“坚决拥护农民一切正当的主张和正义的行动,批准农民获得和正在获得土地”。这一指示旨在
A.解决战时财政困难B.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C.粉碎敌人全面进攻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8 .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 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 1946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历史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副春联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并说明理由。
2020-06-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6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时局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走上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所以从此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要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议会斗争形式。”这一论断说明
A.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意愿B.中共已经放弃了武装力量
C.重庆谈判消除了国共分歧D.议会制在中国已完全确立
10 . 电影往往取材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四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建党伟业》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2020-06-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