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随着军事局势的发展,其地盘日益扩张,问题也增多、复杂。解决问题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足够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多在非共产党地区,他们或者是国民党党员或者是国民政府的职员。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A.内战爆发初期B.战略反攻时期
C.三大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时期
2021-04-24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第三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1946年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太行区,地主人均土地为13.7亩,中农为3.1亩,贫农为2.1亩;苏北解放区的阜宁县钱庄乡,地主人均占有土地87.6亩,富农人均6.3亩,贫农人均1.83亩这种现象反映出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成效显著B.农村的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C.南北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D.彻底的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革命虽然是战胜堕落、邪恶、压迫和侵略的迫不得已的正义武力反抗,但它并不仅仅为了这个神圣的过程——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开辟人类的新生活——“建设”,这正是孙中山和毛泽东所特别强调的。

——摘编自王先明《革命与建设:20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主线》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毛泽东总结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毛泽东的总结
A.增强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信心B.说明人民解放军控制了战争进程
C.展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D.揭示出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
2021-04-19更新 | 279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同学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搜集了四幅和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地图,请把下面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2021-04-16更新 | 559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2020-12-26更新 | 5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政策”,1949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
B.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
C.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
D.美苏争霸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
19-20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8 .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 我军采取了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D.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9 . 有学者考证,“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最早由刘少奇在1944年提出。从1944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提出一中断一再提出”的过程。这反映了
A.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B.中共努力维持统一战线
C.党对军队领导权的加强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0 . 1949年,四川边远县份多已拒用金圆券,而由各商家自制票证。还有已废弃的法币,写上数目,加上号章,当作现钞,流通使用,也有以物易物的。材料说明
A.外来资本冲击了金融秩序B.西南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
C.四川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D.金融措施引发了市场混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