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是山西省榆社县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用于解释(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工赤贫
1935年人口(人)1928555417890 1923422836495
土地(亩)6969694102993075783127434677
1948年8月人口(人)12354397331051185710571943
土地(亩)12316347031654224477733113950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B.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建设成效显著
C.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性变化D.三三制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2024-04-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美】罗斯福《炉边谈话》

材料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这一点,甚至也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士的肯定。1949626日,留在北平的原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团长张治中说:“我以国民党党员一分子的立场只有感到无限的惭疚,但是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说,又觉得极大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危机挽转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请写出材料一中?处事件的名称并列举这一事件所包含的2个战役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个关键词说明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阐明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
2024-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并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先进分子由此开拓了眼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在1918年到1919年间开始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下划线处所对应的两场革命战争,并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3·浙江·模拟预测
4 . 道路决定方向,道路不对,就会偏离目标,甚至会南辕北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起义部队向长沙方向进军,但很快遭到敌人反攻,部队损失严重。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主动实现战略“退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向农村战略转移的新起点,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大本营。

——摘编自刘斌等《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材料二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刘光杰主编《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起义”的名称及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举措,从“道路”的角度,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历史意义。
(2)指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上述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将“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并简析“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
2023-08-29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