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即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相结合;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B.表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借鉴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该宪法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三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6)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021-10-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五四宪法虽然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但仍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承认各民主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结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格局。在法律上保护资本家所有权和个体劳动者的私有权。”这反映出五四宪法
A.确保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向B.具有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
C.仿效了当时苏联宪法的内容D.确立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021-04-01更新 | 238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021-04-01更新 | 104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
A.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0-09-24更新 | 167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模拟一历史试卷
8 .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2020-08-10更新 | 651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把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规定下来的。上述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0 .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毛泽东主持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请结合图片信息和所提供的示例,论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意义。(要求:论述须史实正确,要点完整,表述清晰,逻辑合理。)
【示例】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不断加强。1982 年,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改进国家政治制度;进步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这些举措,为顺利实施改革开放和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2020-03-1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