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郑重声明:“我们的邻邦泰国和菲律宾对中国存在着恐惧。对我们不了解的人,我们是容许他怀疑的。在这次同泰国和菲律宾代表的接触中,我向他们保证,中国决不向他们的国家进行任何侵略和威胁。”通过这次会议,中国
A.确立了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B.与许多亚非国家改善了关系
C.为实现印度支那和平做出了贡献D.正式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 1955年,应印尼、缅甸等国邀请,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了当年在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总理
A.主张“求同存异”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强调“一边倒”方针D.提出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方案
2021-02-0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关于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其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早在1941年,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和团结广大的国际朋友,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革命的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在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中,为团结更多国际朋友,明确提出该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缅会谈C.亚非会议D.中印会谈
5 .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各国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导致万隆会议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6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朝鲜停战谈判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中非合作论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时的场景。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55年美国记者鲍大可对某国际会议发表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求同存异的建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确实以他的才干和个人通情达理的态度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开罗会议
10 .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1周年。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