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2020-03-1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中学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似乎是专为他而设的,……数次力挽狂澜,将会议一步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精神中。”那文中提到的“他”是
A.赫鲁晓夫B.杜鲁门C.邓小平D.周恩来
3 . 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后世运用这一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2020-02-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过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实行不结盟政策B.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5 . 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二十六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6 .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属于五十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2-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这一高度评价的史实是
①首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1955年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④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5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指示驻印尼大使黄镇:对东南亚国家积极进行工作,稳定亚非两洲的和平中立国家,我们应争取参加这次会议。当时中国积极争取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D.中共一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也是世界历史的新的起点。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是
A.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B.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讨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问题D.讨论亚非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
A.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