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 . “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根据史实判断材料中的该“公报”出自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019-11-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会议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可能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办?

课堂上同学们热烈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学生A:中国不是来受气的。面对这种不公正的礼遇,要进行有力地反击、无情地批驳,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学生B:随便他们吆喝,不予理睬。


请回答:
(1)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2019-10-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4 . 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周恩来外交语言与下图相符的是(  )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2019-10-16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题
5 . 黄书海曾担任过周恩来的翻译,他回忆:“总理最初想让亚非会议采纳这五项原则,但一些国家不同意,说这是共产党提出来的。总理主动把五项原则分解为‘七点和平宣言’。最后大会扩大为十项和平原则。”这表明,在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正式并且公开提出
B.消除了矛盾和分歧
C.成为国际普遍共识
D.国际影响得到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7 .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同志发表这一演说是在
A.万隆会议B.不结盟国家领导人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与印度、缅甸总理会晤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以下照片记录了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瞬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019-08-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肉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10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