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万隆精神”。这次会议
A.增强了亚非地区的经济实力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C.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消除了亚非国家的差异
2 .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曾说,中国与非洲有着共同的灾难。这里“共同的灾难”是指
A.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B.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
C.超级大国的政治控制D.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2021-06-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曾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可知,该会议为
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21-06-2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与会各国“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因此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D.亚非会议
5 . 面对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A.重庆谈判B.中印谈判C.日内瓦会议D.亚非会议
2021-06-1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监测(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和谐相处”),新中国运用这一思想处理外交关系的成功典范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中苏决裂
7 . 某班学生组织题为“新中国外交风云”的展览,以下能进入20世纪50年代展板内容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④尼克松访华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8 . 下列关于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其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早在1941年,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和团结广大的国际朋友,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革命的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在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中,为团结更多国际朋友,明确提出该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缅会谈C.亚非会议D.中印会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三   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周恩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他因人们普遍赞扬中国在其第一次重大国际会议上的表现而受到鼓舞……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通过哪些条约“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的建交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的会议,概述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际遇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