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各国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导致万隆会议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2 .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位中国代表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2021-01-0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朝鲜停战谈判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中非合作论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美国记者鲍大可对某国际会议发表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求同存异的建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确实以他的才干和个人通情达理的态度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开罗会议
6 . 随着冷战在欧洲展开并向东亚地区扩展,在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不愿意依附于两极格局任何一方的中间政治力量。这股力量第一次独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中国重返联合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上述发言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8 . 开国总理周恩来坚定的信仰、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容智豁达、灵活高超的外交风采,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与周总理相关的两张历史照片,反映了新中国
周恩来率
中国代表
团参加日
内瓦会议
周恩来在
万隆会议
发言

①开始崭露头角并走向国际舞台   ②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③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不甚了解,对中国抱有敌意。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0 . 一位外交官曾说,这次会议之所以能自始至终贯穿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让世界相信撇开中国就谈不上亚洲和平和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周总理的卓越的外交战略和政治才干。“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日本东京B.印度尼西亚万隆
C.瑞士日内瓦D.美国旧金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