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1955年4月,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和贡献,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范围有限,影响也不能算大。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力有限,国际环境十分恶劣B.中国缺乏多边外交的经验
C.“左”倾思潮对外交的影响D.中苏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增大
2019-12-26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三上期第五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2 .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这些“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包括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1955年4月,中国先后同埃及、叙利亚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1956年6月,中国又同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家签订经济援助协定。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需要
C.万隆会议的召开D.“一边倒”方针的贯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国家时间国家
1955.08.01尼泊尔1958.08.25伊拉克
1956.05.03埃及1958.11.01摩洛哥
1956.08.01叙利亚1958.12.20阿尔及利亚
1956.09.24也门1959.02.04苏丹
1957.02.07斯里兰卡1959.10.04几内亚
1958.07.09柬埔寨
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
C.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
2020-07-15更新 | 244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5 . 下面所列是20世纪某一时段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主题是
A.建国初期外交成就B.六十年代外交成就
C.七十年代外交成就D.新时期外交成就
2021-06-0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5年初,美国加紧在国际舆论上攻击中国,捏造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等。美国此举的直接用意在于
A.破坏万隆会议的召开B.将“冷战”思维引向远东
C.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封锁D.离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7 . 1955年美国记者鲍大可对某国际会议发表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求同存异的建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确实以他的才干和个人通情达理的态度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8 . 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
A.阐述了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内涵B.运用了求同存异的东方文化精髓
C.开始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D.体现了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
9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谈时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10 . 下表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时间建交国家
1955年尼泊尔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7年斯里兰卡
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9年苏丹、几内亚
A.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