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过渡时期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成就或外交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 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2 . 有人评价说,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切大小国家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等十项原则。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该学者评价的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D.中英关于西藏地方关系问题的谈判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
2019-08-20更新 | 480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4 . 在一次会议纪要上有以下内容:周恩来补充发言的目的“明显是让亚洲和非洲国家在对过去殖民主义的仇恨和种族仇恨的感情上团结起来,否认这些国家对自由世界的支持,同时使共产党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保持行动自由”。关于该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国际背景是朝鲜战争停战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成果之一是形成了“万隆精神”D.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021-12-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5 . 20世纪50年代,某国际会议提出下列原则。这次会议
●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
●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
●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亚洲各国人民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A.和平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B.反映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要求
C.形成了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宗旨D.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僵局被打破
2021-12-0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从1955年4力到1963年底,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增加了20个,除古巴外都是亚非国家。 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抗美援朝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万隆会议增进国际对中国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由于西方国家舆论的妖魔化,中国成为“好战”“扩张”的国家代表。经过这次会议后,与会的亚非国家普遍改变了原有的印象,认为中国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这次会议
A.得益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推行
B.成功解决了印度支那和朝鲜战争问题
C.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D.开启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新篇章
8 . 下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时间记录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意识形态,提升国际地位D.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
9 . 2013年是人民的好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诞辰115周年。某中学为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准备举办一次照片展览。一些同学围绕周恩来的外交活动,收集了大量老照片。现邀请你为以下三幅照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围绕这些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周恩来在其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新中国外交产生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展开,每幅图片的解说词不超过80字。

2021-10-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5年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月十六日星期六初到雅加达这个“印度尼西亚的大门”已经为迎接贵宾而盛装起来了……

四月十八日星期一亚非会议开幕了在今天下午会议上的发言……突出的例外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贾马利。他在发言中以很长的篇幅来污蔑共产主义。贾马利毫无根据地把共产主义说成是一种“新式的殖民主义”。……公然要求采取他所谓的“防御措施”,一直到他设想有一天共产主义会“在思想上解除武装”为止。

原来就有许多消息说,在亚非会议上将要出现“美国之音”。现在似乎不幸而言中了。

四月十九日星期二中国人民的声音中国代表团上午没有发言。在记者室的黑板公告上擦去了已发过言的国家的名字,中国现在排在预定要在下午会议上发言的头一个。

人们的心情像赤道上中午的太阳一样焦灼地在等待,等待着听中国人民的声音……

——摘自李慎之《亚非会议日记》


面对中国代表团的会议境遇,请为中国代表团即将到来的发言拟定一份发言稿提纲并作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持论有据)
2021-01-2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