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国务院在版布的有关合作社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曾多次明确规定:“允许社员留下一定数是的自留地”。党的一些重要领导人也在各自论述中肯定了“自留地”存在的有理性与必要性,这说明
A.农业市场化得到中央认可B.单一公有制导致农业歉收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已暴露D.农业合作化运动需作调整
2022-01-27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高中联盟校联合考试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农村通过集体化改造进行公共资金积累。这些资金除用来购买新式农具、化肥等农资外,还用来防备自然灾害:一些地区还用公共资金开办托儿所,开展“病有所医”的互助医疗,开办社队企业。这些措施
A.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C.赢得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2021-09-15更新 | 641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1952-1978年间我国非直接生产部门职工占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比重。这表明,此期间我国
A.社会就业面受到限制B.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
C.国民经济走向了停滞D.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衡
2021-09-09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土地改革,农村人均消费粮食从1949年的370斤增加到1952年的440斤;另一方面,1953年城镇人口已达7826万,比1949年增加2061万,私商炒作粮价和囤积粮食,也造成粮食形势吃紧。为此,中共中央决定
A.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B.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C.提出精简城镇人口方针D.加快争取苏联的援助
2021-09-03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农民,水稻栽培专家,50年代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局部试点D.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
2021-05-24更新 | 79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忻礼良1953年创作的《农村风光》。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
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2021-05-10更新 | 750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我国1949-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示意图,第二波增长高峰(1954-1955年)的出现是由于
A.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符合农村实际
B.国民经济恢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
C.土地改革的开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公有化程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9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采取了许多措施。1895年,清延谕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随后,状元张骞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896年,清延通饬各省督抚“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颁行,对发明新学新器者,给予各种奖励;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二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

年份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在工业总产值中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22.17.973.726.3
195256.927.815.364.535.5
195648.721.757.742.3

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6%。

——据《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0 . 有学者强调:“三大改造”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使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观点旨在说明“三大改造”
A.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B.具有鲜明特色完全是中国理论创新
C.是毛泽东“革命分两步走”思想体现
D.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021-03-16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