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54年,有学者对中国23个省的15432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64头,犁0.54部,贫农直接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费用为3.5元,中农是7.6元。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新中国
A.土地改革运动未取得成效B.传统经济结构彻底瓦解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D.照搬苏联模式弊端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1952-1978年间我国非直接生产部门职工占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比重。这表明,此期间我国
A.社会就业面受到限制B.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
C.国民经济走向了停滞D.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衡
2021-09-09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A.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B.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体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
4 . 下表是1952年底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在农村推行“速成识字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这反映了当时
美帝阶级农民出身群众贫农
95%100%92%99%95%85%

A.举国倾力抗美援朝B.社会各阶层消除对立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D.准备进行民主选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