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等外交思想,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这些思想的提出
A.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B.表明中国外交理念的日渐成熟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以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为宗旨
2 . 1953--1954 年.在中印、中缅两个联合声明中,原先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惠”被修改成了“平等互利”。这一修改
A.体现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适应了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
C.旨在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D.意在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21-02-26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与印度代表团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大会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邻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同点。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