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C.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D.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该图是赵正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反映出过渡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风貌
D.反映农民拥护农业生产合作化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果单纯从小农经济做文章,希望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农业技术改进、小型水利、改良农具、贷款扶助以及减免税收等等措施,来达到大规模地发展农业生产,大量增产粮食,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这种希望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改革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4 . 下表是1952年底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在农村推行“速成识字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这反映了当时
美帝阶级农民出身群众贫农
95%100%92%99%95%85%

A.举国倾力抗美援朝B.社会各阶层消除对立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D.准备进行民主选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9月,全国实行凭“布票”限进供应棉布的政策;从1955年开始,实行粮食的凭票定量供应。从此,中国进入“票证的年代”,各种民用商品如煤球、猪肉等,都需要用特定的票证才能购买。这在本质上说明
A.物资供应紧张没有得到改观B.工业化建设需要生产资料保障
C.三大改造取得了初步的进展D.民生消费领域向计划经济转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者从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以上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3-28更新 | 800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我国建国初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
经济
个体
经济
1952年11.50.736.971.8
1956年32.253.47.392.90.17.0

据此可知
A.私有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新民主义经济形态得以延续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