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这种规定
A.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B.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体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维持着土地私有制的基本形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所有权与极其分散的租佃关系并存的格局。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造成旧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新中国改造小农经济的现实目的是
A.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B.遏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C.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工业化要求D.保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2021-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话题05防汛救灾与民生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画家丁鱼1950年创作的年画《女拖拉机手》。该作品反映出
A.农民已走上了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村劳动力构成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方式将出现重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2021-12-10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河北省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报名入社的场景。该图可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完成B.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虞、夏到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仍保留了从原始农业脱胎而来的明显印痕,木质耜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已日益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未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用铁铸农器大体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到了战国中期,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的普通。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农具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

材料二   1   1923年河北盐山县农具一览表

功能、用造种类、明细
耕地和平整土地木把铁柄犁、两行排齿耙、耠子、推耙、锄
播种两齿下种耧、石磙
收割或打场木叉、镰刀、木锨、竹帚、条箩、筛子、簸箕
灌溉水戽、辘轳
收获或运输扁担、木制独轮手推车、木制铁瓦大车、拖车
加工磨、碾子

表2   1958—1981年河北盐山县农具一览表

功能、用途种类、明细
平整土地用农具七寸步犁、双轮双铧犁、机引大中型犁、机引圆盘耙
中耕农具耘锄
播种农具铁制三腿耧、畜拉播种机、机引大型播种机
灌溉用具铁制水车、木龙水车
收获或运输农具胶轮大车、胶轮手推车、双轮小拉车

——摘编自杨学新、任会来《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2与表1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021-02-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B.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C.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0-2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4年,在上海工业总产值中,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包括公私合营工业的产值和接受加工订货的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 44.8%上升到58.1%,私营工业自产自销的产值则从1952年的27.5%下降到8.7%,该变化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方针的实施
C.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D.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2021-12-02更新 | 546次组卷 | 9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6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初年魏国李悝说:“农事害、饥之本,女工伤、寒之源”“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西汉文帝时的晁错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汉代文献所载农民家庭,24口家庭占933%5口以上家庭仅占67%;在战国和西汉,“五口之家”都是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态。

       ——摘编自《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的及其变化机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近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此结束。

       ——摘编自《浅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以来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9 . 四川省涪陵县的潘克勤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社员平均每年每人分到510公斤粮食,比入社前的1952年增加194公斤。入社时80%以上是贫农,1955年达到中农以上生活水平的占89.4%。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C.“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农业技术得到改良
2021-03-17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的系统构图

材料二   19495月,刘少奇在一次同工商界人士的座谈会上说,和封建剥削相比,资本主义剥削是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是有功劳的,在今天资本主义剥削是合法的今天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要发展,等到将来发展到生产过剩,再限制,让它过渡到社会主义去。

——摘编刘少奇《在天津工商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摘编自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大生企业的经营特点,并对张謇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1-02-1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