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维持着土地私有制的基本形态,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所有权与极其分散的租佃关系并存的格局。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造成旧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新中国改造小农经济的现实目的是
A.引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B.遏制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C.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工业化要求D.保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2021-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受到个体经济的极大限制。据东北、华北等地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已出现中农化的趋势…东北局报告说东北农村有1%的农户已成为新富农。华北局报告说,据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典型调查,新富农占总农户的2%。这一现象表明
A.土地改革未改变我国的土地所有制B.农业中的土地集中现象已是非常严重
C.迫切实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D.土改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少贫农变成了富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4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2021-09-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的逐步诙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2021-07-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同学试图运用史实解读下图,其中合理的是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示意图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甲图B.国民经济调整——乙图
C.“人民公社化运动”——乙图D.经济体制改革——丙图
7 .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都
A.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B.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C.践行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20-10-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20-11-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对1957—1960年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020-09-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表1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工业体系形成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