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儿童画,反映的是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当时,产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③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执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2-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延安整风运动进行中
3 . 195410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195410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
2020-0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C.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期待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A.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6 . 有学者对1975年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价格和食品消费的计算表明,五口之家仅食品支出就用去收入的66%。材料中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B.邓小平主持工作对经济进行调整
C.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物资匮乏
D.长期战乱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对1957—1960年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2020-09-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70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19-10-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综合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0 . 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
B.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