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同学试图运用史实解读下图,其中合理的是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示意图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甲图B.国民经济调整——乙图
C.“人民公社化运动”——乙图D.经济体制改革——丙图
2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20-11-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①官僚资本主义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自然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B.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②自然经济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①自然经济②官僚资本主义经济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官僚资本主义经济④自然经济

4 .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新中国成立前夕,紫砂行业衰落。建国后紫砂壶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阶段紫砂壶生产状况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1959年,国营“宜兴紫砂厂”建立。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涌现。


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宜兴紫砂壶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19-03-21更新 | 3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18-03-01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网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
A.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
C.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111]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71.8%7.1%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8 . 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对中国传统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
年 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3)1912年—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有利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是什么?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经济类型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4)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