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土地改革之后,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贫困农户不得不出卖刚分得的土地。毛泽东认为:为了防止少数农户又走向贫困化,为了阻止农民卖田卖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搞合作化。这里的“合作化”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D.开展大规模城市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017-07-23更新 | 25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情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所占比例55%33%8%3%1%
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我国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
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3年华东人民出版社在一本故事书中写道:“媳妇女儿全能干,两年收到万斤粮。老孙一家人四口,吃的穿的全变样。”这反映了
A.农业互助合作促进生产B.人民公社符合人民愿望
C.改革开放改变农村面貌D.计划经济优化资源配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016-12-12更新 | 4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陈启源感到要使中国生丝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并能在竞争中取胜,非兴办机器缫丝厂,用机器缫丝不可……陈启源特别注意改进和健全蒸汽方面的机器,不断更新工厂设备。新法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弹性也较大,因而销路通畅,价格大增,比土丝高出三分之一……1881年南海知县派兵把各处缫丝机器一一查封。                                                                                     ——《抵抗与吸收》
材料二 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成立中国蚕丝公司(简称中蚕公司)……当时的《文汇报》揭露:“查此次中蚕规定春鲜茧价格,每担仅10万元,而实际收价,且有低于7万元者,但蚕农成本,以种价每张要1万以上,再加桑叶人工,每担成本至少要15万元。乡农呼怨无门,或忍痛斩售,或忍痛砍桑。
——《上海丝绸志》
材料三 从上海解放这一天起,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了军代表及其工作组接管了中国蚕丝公司。……1955年丝绸全行业被中共上海市委批准为公私合营。从1950年至1957年下半年出口的丝绸创汇可换取的物资相当于可建无缝钢管厂47座,5万锭纱厂109座,钢材600万吨。     ——《上海丝绸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启源创办的第一家缫丝厂的名称及条件。
(2)据材料二,判断“中蚕公司”的性质。分析此公司经营模式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3)据材料三,概括上海解放后丝绸企业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影响中国丝织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是指(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