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2 .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B.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C.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冲决两极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雅尔塔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8 . 小明同学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在网上下载到与之相关的资料,他研究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事件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事件
开幕词
“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
评价
“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九次APEC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9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推行不结盟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