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 . 有学者对1975年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价格和食品消费的计算表明,五口之家仅食品支出就用去收入的66%。材料中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B.邓小平主持工作对经济进行调整
C.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物资匮乏
D.长期战乱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   
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②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反映了(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
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造成如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
2016-11-27更新 | 1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以传统挂炉烤鸭而闻名中外,享有“天下第一楼”的美誉。但在20世纪中期曾经濒临破产,为了保住这家老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注入资金、公私合营的方式,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这反映了我国政府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D.国家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同学在研究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的过程中,打乱了大事年表,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公私合营②利用刚进入中国不久的电影进行广告宣传
③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④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