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如表所示各项对应准确的是
国际形势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与苏联建交结盟
B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冷战”开始后,亚洲出现局部热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入不结盟运动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3 . 1955年亚非会议上,部分国家把矛头对准新中国,声称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认为中国存在铁幕或者竹幕,为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理解。这表明
A.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B.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必要性
C.亚非会议受大国操控D.中国尝试用多边外交解决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世纪5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公报通过了以下原则。此成果
A.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与发展B.说明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C.使亚非拉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20-06-27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
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肉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建国初周恩来在某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一切国家都应当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地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此公报
A.提出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有利于减少亚非国家间误解
C.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0-05-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中期,尼泊尔代表团团长在参加完某次国际会议时指出:“最重要的事实是到处洋溢着亚非团结感。这种团结感是这样强烈,连那些反对公理并且跟着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为他们不想违背潮流。”该国际会议最有可能是
A.凡尔赛会议B.开罗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10 .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引文中的会议是指
A.1943年开罗会议
B.1945年旧金山会议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2020-03-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