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0-12-3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2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3 .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A.风俗习惯B.宗教信仰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
2021-08-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5 .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 . 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中的“会议”应该是
A.万隆会议B.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C.日内瓦会议D.不结盟首脑会议

7 . 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它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渴望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博得全体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从而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以及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主权、附属国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个方面的决议。


(1)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此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2020-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必修1)
8 .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求同存异D.不结盟
2020-11-0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周恩来堪称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首次提出或阐发的是:
A.一边倒主张
B.求同存异方针
C.不结盟政策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0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