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在雅加达和万隆两地举办了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下列对当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有助于缓和新中国北部边境的紧张局势
C.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D.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 . 我国领导人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次会议上
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B.亚非国家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求同存异”方针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A.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
B.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
C.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
D.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
4 .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D.不结盟会议
5 . 有学者研究认为:南方国家整体意识的形成,改变了冷战初南北关系的斗争内容,即政治上的颠覆与反颠覆,经济上的控制与反控制,从而使世界格局从东西矛盾转化为南北差距。这里的“南方国家整体意识形成”始于
A.不结盟运动B.亚非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七十七国集团
2020-12-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
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万隆会议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材料表明
A.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B.反殖民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D.求同存异成为与会国的共识
8 . 黄书海曾担任过周恩来的翻译,他回忆:“总理最初想让亚非会议采纳这五项原则,但一些国家不同意,说这是共产党提出来的。总理主动把五项原则分解为‘七点和平宣言’。最后大会扩大为十项和平原则。”这表明,在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正式并且公开提出
B.消除了矛盾和分歧
C.成为国际普遍共识
D.国际影响得到扩大
9 . 我国现在正在全面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10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D.中美就台湾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
2020-12-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