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建国初,一支国民党军残部几千人窜入缅甸境内并盘踞十年之久,且不时越界对云南边境进行骚扰破坏活动,而缅方却无力将其驱逐出境。在此期间,国内曾有一部分人多次主张越境追击以绝后患,但周恩来均予以坚决制止。周恩来此举旨在
A.保证万隆会议顺利进行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避免激化朝鲜战场形势D.防止开国大典节外生枝
2 .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而发展国家间关系,并主动创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始于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采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7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D.邓小平不结盟政策的制定
3 . 近70年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准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已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可
B.能够解决各种国际争端
C.成为中国智慧重要构成
D.成为中美关系破冰关键
4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
C.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D.积极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2019-09-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